?
2025-10-11 17:43?來源 溫州在線
教育部回應中高考取消英語:不會取消
溫州在線教育中考新聞,有磚家建議中考取消英語科目,教育部明確回應不會取消中高考英語考試。網友稱,不懂英語連電腦都不會用,人工智能正蓬勃發展,竟然有人忽略英語,真是拍腦門的專家。
根據教育部最新回應及2025年教育政策調整,中高考英語科目改革的核心信息如下:
一、主科地位不變,但課時與考試結構調整
分值保持150分:語文、數學、英語仍為高考必考科目,分值未變
課時占比下降:英語課時從11%-13%降至6%-8%,語文占比提升至20%-22%
考試形式改革:部分試點地區(如北京、上海)推行“英語社會化考試”(類似雅思機考),中西部省份可能降低筆試分值至100分
二、改革方向與爭議
工具化定位:強調英語回歸“工具本質”,弱化應試傾向,強化科技英語與跨文化能力考核
城鄉差距問題:農村學校因師資不足難以保障課時,城市名校則推出科技英語實驗班,加劇教育公平爭議
家長反饋:部分家長支持弱化英語地位,但語文難度提升(如古詩文占比50%、跨文化思辨作文)引發新焦慮
三、官方明確表態
教育部多次強調,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短期內不會退出中高考,但將通過分級考試(如“一省一策”)和替代方案(如“跨文化能力測試”)優化考核方式。2027年起,改革將進一步深化,但全面取消英語的可能性極低。
四、深層影響
大語文時代:語文地位顯著提升,古詩文、名著閱讀占比增加,與英語形成“此消彼長”態勢。
長期趨勢:英語可能逐步從“主科”轉向“工具學科”,但仍是考研、就業的重要門檻。
綜上,英語中高考地位雖未取消,但通過課時壓縮、考試形式多樣化及分級改革,其實際權重已有所下降。
英語在社會中仍有多重要?
英語在當代社會的重要性可從多維度解析,其角色已超越單純的語言工具,成為全球化背景下個人發展與國際競爭的關鍵要素:
一、教育與學術領域的核心地位
高考與升學機制:盡管教育部明確英語不會退出中高考,但課時占比從11%-13%降至6%-8%,高考分值仍保持150分不變。部分省份試點調整(如遼寧英語總分降至100分),但英語仍是理工科科技文獻閱讀、國際學術交流的剛需。
學術研究門檻:70%國際學術期刊以英語發表,90%跨國企業將英語能力列為招聘硬指標。北京互聯網從業者魏禹昊指出:“英語差連編程文檔都看不懂,談何升職?”
二、職場與全球化競爭
薪資差距:外企平均薪資較國內企業高38%,但要求雅思6.5分或托福90分以上
技術紅利:云南山村孩子若能用英語拍Vlog展示文化,可能直接獲得國際機構offer;反之可能錯失AI技術紅利。
AI時代適配性:盡管AI同傳準確率達96.7%,但高端外教課需求反增15%,顯示深度語言能力仍是精英階層壁壘
三、文化認知與思維拓展
神經科學優勢:麥吉爾大學研究證實,雙語者大腦前額葉更發達,思維靈活性和創造力優于單語者。
信息獲取特權:全球互聯網90%信息以英語為載體,不學英語將限制認知邊界。
四、爭議與改革趨勢
公平性質疑:一線城市家庭年均英語培訓支出超2萬元,農村地區師資匱乏導致高考英語平均分差距達30分。
政策調整:教育部推行分級教學(理工科強化科技英語,文科側重文化賞析),弱化應試技巧。
綜上,英語雖面臨“工具化”改革,但其在學術、職場及全球化中的不可替代性仍顯著。未來趨勢將更注重實際應用能力,而非機械應試。
本文“英語”來源:http://www.coweal.com/jiaoyu/zhongkao/8743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