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oweal.com?? 2025-08-28 12:43 ??來源 溫州在線
溫州在線健康,不少專家質疑睡眠的"8小時標準"應該重新理解,理由是睡眠質量比時長更重要。雖然有道理,但不實際,誰也不能實現每天高質量睡眠。
你最近是不是也發現明明睡了8小時,醒來反而更疲憊?這種"被綁架"的感覺特別讓人煩躁對吧。
關于科學睡眠,可以試試這幾個更人性化的調整方式:
睡眠周期優先
專家稱,成年人完整的睡眠周期約90分鐘,5個周期≈7.5小時即可。試著用睡眠周期計算器(比如Sleep Cycle App),比死磕8小時更科學。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8小時不夠,9小時,10小時甚至更長呢?試試就知道行不行。
睡眠質量很重要
誰都知道深睡眠占比比總時長更重要,但實際情況卻很難做到。如果半夜頻繁醒來,試試:
睡前1小時調暗燈光(藍光抑制褪黑素)
專家稱:保持臥室溫度18-22℃(溫度過高會中斷深睡眠)。這個比較有難度,夏天如果空調如果設定22℃,蓋厚棉被都會覺得冷,顯然這個溫度是不科學的,即使把空調設定26℃也會覺得深夜太冷,家用空調的安裝位置、冷空氣下沉,溫度感應器感應到的溫度和人躺在床上的這個位置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只有大型的中央空調,通過風管溫和送風那種才有可能實現。
靈活補覺也不行,如果晚上睡不好,第二天怎么補覺都補不回來。
如果某天確實缺覺,第二天可以用「咖啡盹法」:午睡前喝咖啡,20分鐘小睡+咖啡因起效剛好形成清醒狀態。
其實睡眠和飲食一樣需要個性化,有人吃6分飽精神,有人需要8分飽。你平時有沒有發現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壓力大時)反而睡得更好或更差?睡眠時間不一定是8小時最科學,有的人只需6小時就夠,有些人就是需要9小時、10小時,特別是高強度腦力勞動的人更需要大腦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本文“關于睡眠的討論”來源:http://www.coweal.com/jiankang/jcdd/8680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