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1 22:43?出處 溫州在線
溫州在線社會熱點新聞,近日,廣東珠海一家庭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其生前花費超500萬元購買高價保健品及醫療項目,涉及三家公司轉賬,引發社會對老年人保健品消費亂象的關注。
事件核心細節
消費金額與產品
賬單顯示,一套南極磷蝦油售價39.8萬元,單支斐肽保健品2000余元,進口牛樟菇每盒4萬多元,總支出達500多萬元
資金分別轉入大成生物醫療科技(約230萬)、可芳公司(約140萬)、?美公司(約170萬)
家庭背景與爭議
父親生前從事房地產行業,經濟條件較好但長期患病,家屬懷疑其被“洗腦”消費
女兒整理遺物時發現大量保健品和單據,但涉事公司未積極解決糾紛
法律與遺產關聯
若涉及遺產債務,根據《民法典》,繼承人需以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生前債務,包括醫療費用等。但本案中保健品消費是否屬于必要債務需進一步界定
類似案例顯示,法院可能認定贍養人需承擔被繼承人的合理醫療費用,即使放棄繼承權
社會警示
該事件反映部分老年人因健康焦慮陷入高價保健品騙局,家屬需關注老人消費行為,同時加強法律維權意識。
女兒發現父親500多萬遺產用于保健品,涉事公司是否涉及非法傳銷?
根據現有信息,涉事三家公司(大成生物醫療科技、可芳公司、?美公司)的經營行為存在多項可疑特征,但尚未有明確證據直接認定其構成非法傳銷。以下是綜合分析:
一、涉事公司行為疑點
虛假宣傳與高價銷售
涉事公司銷售的“斐肽”固體飲料標價2000元/支,南極磷蝦油標價39.8萬元,均被宣傳為“包治百病”的神藥,涉嫌違反《廣告法》和《食品安全法》。
可芳公司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另兩家公司對業務問題回避回應
營銷模式存疑
采用“會銷洗腦”手段,通過情感操控、虛構專家身份誘導老年人消費
資金流向分散至多家公司,存在規避監管的嫌疑
二、與非法傳銷的關聯性
傳銷的典型特征
根據珠海警方通報的非法集資案例,傳銷通常具備“畫餅-造勢-吸金-跑路”四部曲,而涉事公司部分行為與之相似:
虛構療效“畫餅”,通過會議營銷“造勢”
但尚未發現其采用“拉人頭”“層級返利”等傳銷核心模式
監管介入情況
目前廣州市海珠區市場監管局已介入調查,案件處于聽證階段,但尚未公布定性結論。
三、法律風險提示
若涉事公司存在以下行為,可能構成傳銷或非法集資:
以發展會員、層級返利為盈利模式;
資金用于借新還舊或揮霍而非實際經營
建議家屬通過司法途徑進一步舉證,如保留宣傳資料、轉賬記錄等證據。
本文“”來源:http://www.coweal.com/news/shehui/8721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