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1 13:39?出處 溫州在線
朝鮮閱兵 援俄方隊高舉朝俄國旗亮相
溫州在線軍事新聞訊,2025年10月10日晚,朝鮮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此次閱兵中,一支由300名官兵組成的“援俄方隊”高舉朝鮮與俄羅斯國旗通過檢閱臺,成為全場焦點。該方隊成員曾參與庫爾斯克州作戰,其旗幟設計采用朝俄兩國國旗對角線交織的樣式,象征軍事合作的“無縫對接”。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在閱兵前公開致謝朝鮮,進一步凸顯兩國戰略協作的深化。金正恩在講話中強調,朝鮮將堅持自主性和社會主義道路,并繼續加強國際地位。此次閱兵不僅展示了洲際導彈等新型裝備,還通過援俄方隊的亮相向國際社會傳遞了朝俄聯盟的明確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這支方隊首次以編隊形式公開亮相,其迷彩服上佩戴的朝俄兩國國旗徽章及現場播放的庫爾斯克作戰影像,均強化了雙方軍事合作的象征意義。分析認為,此舉是對西方制裁政策的直接回應,也標志著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的新動向。
朝鮮此次閱兵還有哪些亮點?
2025年10月10日朝鮮勞動黨建黨80周年閱兵式除“援俄方隊”外,還有以下亮點:
一、夜間閱兵與戰術威懾
延續2020年以來的傳統,此次閱兵仍選擇夜間舉行,通過燈光與武器組合強化視覺沖擊力,展示朝鮮軍隊全天候作戰能力及夜間突襲潛力。夜間閱兵對徒步方隊、車輛編隊的生物鐘調整和夜視裝備要求極高,凸顯朝軍現代化水平。
二、新型戰略武器系統
“火星-20”洲際導彈:采用固體燃料技術,具備機動發射能力,可覆蓋美國全境,多彈頭分導技術或使反導系統失效。
“新星”系列無人機:包括“新星-4”偵察機(類似美軍“全球鷹”)和“新星-9”攻擊無人機,已達實戰部署階段。
“海嘯”無人潛水攻擊艇:被稱為“核魚雷”,2025年3月試射,具備隱蔽打擊能力。
潛射彈道導彈:2025年1月首次亮相后可能進一步升級。
三、標準化軍事裝備
陸軍裝備實現統一化,僅展示單一型號坦克(外形似T-14與M1A1混合體),反映后勤保障和作戰效能的提升。相較俄美多型號混編,朝軍標準化程度更高。
四、多邊外交與物資支援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等外國政要出席,中俄以“人道主義物資”名義向朝提供白糖、面粉等緊缺物資,間接支持閱兵籌備。
朝鮮閱兵式上的無人機有何特點?
朝鮮在2025年10月10日閱兵式上展示的無人機系統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一、戰略級偵察能力
“新星-4”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翼展達40米,超越2023年初代型號的35米,理論航程5500公里,可覆蓋日本全境及關島部分區域。
采用側向雷達艙設計(類似RQ-4 Block30/40),機腹搭載AN/ZPY-2多平臺雷達的仿制版,具備合成孔徑偵察能力。
通過俄羅斯GLONASS衛星信道實現衛星導航與慣性導航融合,擺脫視距遙控限制。
“新星-9”察打一體無人機
外形對標美軍MQ-9“死神”,翼展約20米,可掛載精確制導武器,執行戰術打擊任務。
二、技術突破與仿制創新
“技術嫁接”模式:采用美制無人機氣動設計(如V型尾翼),但核心部件混用民用技術(如船舶雷達改造的導航系統)和俄制組件(米格-21起落架改裝的緩沖系統)。
復合材料工藝:2025年升級版機身鉚接痕跡減少,側向雷達艙等細節顯示加工精度提升。
三、戰術協同與威懾意圖
與“火星”導彈部隊聯合演練,構建“偵察-定位-打擊”殺傷鏈,強化對美韓反導系統的突防能力。
夜間閱兵中無人機與洲際導彈同場展示,形成“核常兼備”的威懾體系。
四、成本與效費比優勢
單架“新星-4”造價不足F-35的1/20,但24小時滯空能力迫使韓日加速反導系統投入,形成非對稱戰略壓力。
本文“閱兵”來源:http://www.coweal.com/news/junshi/87434.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