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2 15:19?出處 溫州在線
溫州在線經濟新聞,中方對美方威脅加征100%關稅的回應要點如下:
一、稀土出口管制的正當性
中方強調對稀土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規的正當行為,旨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國際共同安全,履行防擴散義務。該措施并非禁止出口,民用合規申請均可獲批,且已提前通過雙邊機制向相關方通報。
二、批駁美方“雙重標準”
中方指出美方在出口管制上存在嚴重雙重標準:美方管制清單物項超3000項,中方僅900余項;美方濫用“最低含量規則”(低至0%),卻指責中方合理管制。中方認為美方單邊措施破壞全球產業鏈穩定。
三、關稅問題的強硬立場
中方明確表示“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若美方一意孤行將堅決反制。同時敦促美方以兩國元首共識為基礎,通過對話解決分歧,維護經貿關系穩定。
四、后續措施
中方將依法審查出口許可,適用通用許可等便利化措施保障合規貿易,并繼續與各國合作維護供應鏈安全。
美方加征100%關稅的影響
一、對中美貿易的直接沖擊
美方對華加征100%關稅后,輸美商品綜合稅率升至130%,直接推高中國出口企業成本,導致對美出口規模收縮。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包括勞動密集型產品(如家具、玩具)和高科技產品(如電動汽車、鋰電池),后者關稅從25%躍升至100%,顯著削弱價格競爭力。中國對美出口占貨物總出口比重已從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但美國仍為關鍵順差來源,關稅戰可能進一步收窄貿易順差,加劇外匯儲備壓力。
二、對國內經濟與民生的傳導效應
物價上漲:美國農產品(大豆、玉米)關稅提升至50%以上,推高國內飼料和食用油價格15%-20%,間接影響豬肉、雞肉等食品成本;美系電子產品(如iPhone、特斯拉)因關稅突破100%,終端售價可能上漲30%-40%,加速消費者轉向國產替代品牌。
就業壓力:出口依賴型行業(電子制造、紡織)面臨訂單減少風險,可能引發裁員或降薪,尤其對沿海地區就業市場沖擊顯著。
匯率波動:關稅政策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延遲,導致人民幣匯率階段性承壓,2025年2月美元兌離岸人民幣一度觸及7.3679,增加留學、海外購物等外匯支出成本。
三、中方的反制措施與政策應對
中方已分兩批次對美加征關稅:
2025年2月10日: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原油、農業機械等加征10%。
2025年3月10日:擴大至農產品領域,雞肉、小麥等加征15%,大豆、豬肉等加征10%。
同時,中方通過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如降準降息)和外匯管理工具穩定匯率,2025年8月人民幣中間價一度回升至7.1161,展現政策調控韌性。
四、長期結構性影響與市場分化
產業鏈重構:關稅壓力倒逼企業加速向東南亞轉移產能,但中國內需市場(占房地產外資不足5%)和東盟貿易伙伴的替代作用部分對沖了出口下滑風險。
資本流動分化:美元避險需求推高美元指數至109,但中國通過引導企業結匯和優化競爭環境,緩解資本外流壓力。
五、中美博弈前景
中方明確表示“不愿打但不怕打”,強調美方單邊措施破壞全球產業鏈穩定,敦促美方回歸對話軌道。若關稅戰持續,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通脹壓力,并推動多國通過本幣貶值對沖關稅影響。
本文“美國關稅”來源:http://www.coweal.com/news/jingji/8744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